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1909-1910 炮兵稱王 全運稱霸

第二屆聯賽增添乙組,那時華人稱甲組為『第一班』,或『甲班』,乙組為『第二班』,或『乙班』。

本屆有兩隊新球隊加入:香港會和重組的九龍會。但同時上屆榜尾 4 隊退出甲組比賽:葡萄牙會轉打乙組,青年會、軍醫隊和 Boy’s Own Club 則完全退出;事實上,除了軍醫隊外,其餘 3 隊都未夠班。於是本屆甲組只有 6 隊球隊比賽。

另本屆聯賽首次組織乙組比賽,由 6 隊陸軍,再加上轉打乙組的葡萄牙會,以及穆斯林 (回教) (Moslem Recreation Club),一共 8 隊。獎杯由一位名叫 Fred Ellis 的紳士捐[S1] ,因此稱作 Ellis Cup

甲乙兩組共有14隊參賽,所有賽事均安排於星期六舉行,場地是港會球場及陸軍球場,没有出現場地問題。

這屆甲組巴付陸軍比上屆稍為失色,炮兵則有所進步,而工程則無復上屆之勇。至季中,很明顯冠軍是巴付與炮兵之爭,而炮兵則一直稍為領先。19091218兩雄相遇,兩隊各剩兩場比賽,積分相差兩分,巴付勝則可追上炮兵,反之炮兵可提早一場稱王。結果炮兵憑下半場兩個入球以 2 : 0 凈勝巴付,奪得第二屆聯賽冠軍。巴付陸軍僅獲亞軍。

名次
隊伍
場數
得球
失球
積分
1
炮兵
9
9
0
0
27
4
18
2
巴付陸軍
10
8
0
2
35
12
16
3
工程
10
2
2
6
19
30
6
4
九龍會
10
2
2
6
13
26
6
5
海軍船塢
9
3
0
0
15
28
6
6
香港會
10
2
2
6
12
30
6

巴付雖屈居亞軍,其總入球數字可是各隊之冠 ─ 10 場入 35 球。他們的前鋒主將 Taylor – 即射入本港聯賽史上第一個入球那位個員在聯賽踼了 9 場,射入 20 球,是當屆的神射手,獲得 Hongkong Sporting Annual 雜誌捐出的獎[A2] 。亞軍是炮兵的 Watts,只得 14 球。

第一年加入聯賽的港會,則因為將4名主將 ─ Jim Mead、兩位Wilkies以及前鋒R J Brown ─ 借給重出江湖的九龍會,而以年長球員 (例如33歲的J D Danby) 代替他們,以至最後在聯賽積分表上包尾 。

巴付雖失意於聯賽,卻在聯賽結束 (1) 後才展開的特別銀牌賽奪冠,在決賽以4:1擊敗海軍船塢。

乙組聯賽方面又是炮兵奪標,於是炮兵成為香港足球史上第一隊包辦甲乙組聯賽冠軍的球隊。

球會介紹

九龍會

英國於1860年憑北京條約取得九龍半島,但九龍居民一直未有成立一個有代表性的體育會,直至1896年才成立九龍會,成員為九龍區外籍居民[S3] 九龍會的足球隊於1896年參加了第一屆、亦是唯一的一屆『香港足球挑戰杯』,竟然一舉而得冠軍;翌年 (1897) 又參加第一屆銀牌賽,亦取得亞軍的佳績。

九龍會成立初年成員主要是紅磡九龍船塢 (Kowloon Dock, 即後來的黃埔船塢)的工程[A4] ,因工作關係都在九龍居住,雖然天星小輪於1898年創辦,但當年渡海仍然不大方便。該會於1897年開始向政府申請在快活谷批地作為該會專用球場,最終被拒絶,於是於1899年忿而退出銀牌賽[A5] ,並停止活[A6] 

甲組聯賽成立的第二年 (1910) 九龍會復出,加入此項賽事。此後10年間,這所會址設於漆咸道的球會,在足球壇的參與斷斷續續,至1920前後才穩定下來。

19225月,政府通知九龍會,將紅磡火車站附近一塊地撥給九龍會作為專用球[A7] 。九龍會自此實力大增,於1923 – 1929年之間四奪銀牌錦標,於1925-1926年更勇奪聯賽銀牌雙料冠軍,是該球會最輝煌的年代。

二戰後初年,該會在漆咸道的會址的土地使用權出了問題,因而解[A8] 

衝出香港  參加全運會
到此為止,香港的足球還未出過家門 1908年的首屆滬港杯是上海隊訪港。191010-11月間,上海基督教青年會江甯 (南京) 首次舉辦全國學校分區體育比賽(後追認為第一屆全運會)[A9] ,為香港足球員 (而且是華人球員) 提供首次出外比賽的機會。

這項盛事由基督教青年會傳教士通過上海青年會發起和組織,作為全國博覽會『南洋勸業[A10] 』的附帶活動,以壯該會聲[A11] ,亦想借助博覽會推動體育運動。

參賽單位分為華南華北、華東、華西、華中五區,比賽項目有田徑、網球、足球、籃球4項,其中足球和籃球當時在國內尚未流行,據說只是表演項目,並不計[A12] 

華南各地各項體育運動尚未普及,而香港得風氣之先,於是獲得邀請派隊參加。在香港負責選拔代表隊的很可能是香港的青年會,根據1925年出版、由前南華球員葉貴松撰寫的《中國足球書》,香港這方面主事的兩位人士名為HamiltonBarlow[A13] 

這項賽事既然是全國學校分區賽,他們於是在各英文書院中找人,對象主要是位於灣仔及黃泥涌的書院。他們還找到一位青年學生、熱心足球的葉貴森幫他們做選拔工[A14] 

當時有不少本已打算離校的學生,風聞有關方面於各校選拔球員的消息,立即改變主意,決定留下來,希望可以入選,似乎當時學校可以隨意進出,而本來已離校的葉貴森,亦是因想入選而再度入[A15] 

最熱心的葉貴森後來因父親反對未能成行,主辦單位最終只能選出10人北上:馮平、馮帶、梁冠英、郭兆仁、呂炳豪、徐橋輝、馮應霖、余中祺、戴祖文、林金[A16] 

足球隊最後一人由本已去了漢口的劉福培填上,湊夠11人之數。

比賽在博覽會會場內的跑馬場舉行,由西人當球證。5隊足球隊中,除華南由香港代表外,代表其他各區的城市如下:

華東 上海
華西 漢口
華北 北京
華中 南京

當時民國還未建立,國內球員頭上仍然札著辮子,所以南華球員面對的是4隊辮子軍。據當年看過辮子球員比賽的南洋公學校長唐文治回憶,札辮球員馳騁綠茵場上的情景是這樣的:開賽時辮子盤在頭上,跑動不久辮子便會鬆脫下來,戰情緊張時,便不及再盤好,於是辮子隨風飛舞。爭球時,辮子成為鞭子,被打中的話便血痕一條,卻又不能說對方犯規,反而用手抓對方辮子卻算是犯[A17] 

香港球員應未曾見過這種場面,不過,當時香港華人學界足球水平大大高於國內,應付這幾隊辮子軍可算卓卓有餘。初賽成績如下[A18] 

華東勝華西    10
華東勝華中    31
華南勝華北    50

決賽由華南對華東,華東隊由上海聖約翰大學和南洋公學兩校精英球員組成,唯仍然大敗03 [A19] ,香港華人球員第一次與境外球員交鋒即大獲全勝。
















 [S1]南華早報1923-04-16


 [A2]Along the Sports Road, p 38.


 [S3]南華早報1926-05-03


 [A4]Along the Sports Road, p 20.


 [A5]Along the Sports Road, p 24.


 [A6]九龍會原球員在球隊解散後,部份加入新成立的Engineers Institute FC及皇家工程隊。見Along the Sports Road27頁。


 [A7]同上, p 56.


 [A8]同上,p 97.


 [A9]原稱『全國學校區分隊第一次體育同盟會』,至民國時期才追認為第一次全運會。

 [A10]南洋勸業會全名『南洋勸業博覽會』,又稱『江寧賽會』,是中國最早的全國博覽會,由南洋華僑實業家張振勳建議並捐銀、兩江總督端方奏請朝庭籌辦,旨在「以振興實業,開通民智」,「開風氣而勸工商」,第一屆由1910651129江甯 (南京舉行。

 [A11]王曉華、張慶軍著《百年中國世運》,第36頁。河南文藝出版社,2007.1

 [A12]1910年最早"全運會外國人做裁判選手穿長袍』,半島晨報2013-09-01,北國網轉載。

 [A13]Ip Kwai Chung, Soccer in China, p 19. Hong Kong: The Wing Fat Printing Co Ltd (149, Wing Lok Street, Hongkong), 1925.

 [A14]同上。

 [A15]同上。

 [A16]這些球員名字根據《中國足球書》,與《球國春秋列出的11人名單稍有分別。《球國春秋》没有馮應霖,卻有李祥麟;没有戴祖文,卻有郭兆聰。另其中呂炳豪、徐橋輝、余中祺,《球國春秋》作呂炳浩、徐翹輝及余中旗。

 [A17]見王曉華、張慶軍著《百年中國世運》第34頁。河南文藝出版社,2007.1

 [A18]Soccer in China, p 21.

 [A19]同上。

2014年8月5日 星期二

香港足球總會成立

本港聯賽開始之後,有心人士覺得需要成立一個足球總會,以管理本港足球事宜。主張最力的是原本反對搞聯賽的布朗,以及港會另一會員史多利 (Alex P Storrie[A1] )。史多利於1909129晚上召集會議,討論成立足球總會,會議假借青會舉行,所有經已參加聯賽的球會,再加上香港會和各海軍隊伍,各派出代表,會上選出布朗為主席。

史多利首先發言,指出本港又有聯賽,又有銀牌,統籌上將遇到很大困難。而且在處理球員紀律處分問題亦需有統一的組織。他還提議成立一考核的組織,以保證球證的水[A2] 

布朗則更坦白,指成立足球總會對港會有百利而無一害,因為此前所有有關足球的活動都由港會承[A3] 

另一位代表Q M Sergt Andrews則認為這樣一個強而有力的組織可以向港督爭取在港九各地建設更多球場設施。

各代表隨即勾畫出總會的操作範圍和一些細節,並決定下一個球季即開始運作。會上又提議軍民球隊都可以參加,而季後尋常杯冠軍將與其餘隊伍的選手隊進行一場慈善賽,以示他們搞足球並非只為自娛。又提議成立委員會以定立章程細[A4] 

會上還決定申請成為英國足總屬[A5] ,可是後來他們又推翻這決定,令到新成立的港足缺乏權威和支持,埋下日後需要重新成立的伏線。

會議選出史多利為臨時足總秘書,由他負責寫信給各球會邀請它們加入,並各委派兩名代表參與會[S6] 。香港足球總會 (Hong Kong Football Association) 於是正式成立[A7] 

4月初足球總會再舉行會議,正式選出各個職位的人選:

主席: 布朗
秘書: 史多利
司庫: 史多利[S8] 

101全體會議通過聯賽規例。

現時香港足球總會官方網頁及《香港足球總會90周年紀念特刊》都稱其成立年份為1914年,韋基舜在『吾土吾情』中已指出這與事實不符,真正的成立日期要早得[S9] 。不過,他聲稱足總在第一屆聯賽開始已經成立,這也不對。如上面所述,足總在第一屆聯賽中途才誕生,未有參與第一屆聯賽的組織工作。至1909-1910年那一屆聯賽足總才接手主辦。

韋基舜又說足總自稱於1914年才成立,只因當年才開始有華人球會 - 琳瑯幻境社和孔聖會 - 加入聯賽 (乙組),其實亦非事實,有關原因下文將會交待。

足總於1909接過辦聯賽的管轄權後,又於1922年從香港會手上接過特別銀牌賽的主辦權。隨後的麗華杯、國際杯、督憲杯等足球錦標賽,也都全部都歸足總主辦。

不過要說明的是,聯賽本身自始經已有一個獨立的『聯賽管理委員會』(League Management Committee),足總成立後,這個委員會維持獨立的組織及賬目,仍然負責聯賽的直接管理,包括各隊報名、各組別的球隊數目、球場的設施、各場門票收入等,直至1929年足總才全面接管聯賽,這是後話。

足球總會成立之初,並沒有任何受薪的職員,亦沒有固定的辦公室;所有參與足總行政和管理工作等事務的人員全屬義務性質。

1922年後香港足球會不再負責舉辦足球賽,只負責舉辦欖球比賽。


人物介紹

法蘭克‧布朗 (Frank Browne)

香港足球總會第一任主席布朗是推廣香港足球運動的先驅。布朗於1893年來到香港時,本身已經是倫敦足球總會的合資格球證。來港翌年 (1894) 即出任香港足球會義務秘書,一當就當了9年,19039月才缷任;旋又於1905-1907年擔任該球會會長。

他任港會秘書期間,利用港會的資源及他自身的影響力推動本港足球發展,不遺餘力。港會於1895年創辦挑戰杯淘汰賽,布朗親自出任挑戰杯籌委會秘書,一年後挑戰杯改組為銀牌賽,布朗又擔任銀牌籌委會秘書。

1908年足球圈人士籌組全港公開聯賽,布朗雖然反對,且不讓港會加入新生的聯賽,他還是向聯賽伸出援手,而且帶領港會於翌年加入。

1909年他大力推動成立香港足球總會,為香港足球的發展奠下基礎,並任第一任會長。及後於1913年又推動重組足總,並出任新足總副會長,隨後擺平了新足總與港會就滬港杯主辦權的爭執,並說服港會加入這個新組織,這是後話。

布朗在香港足球運動起步的階段貢獻了廿載的努力,委實是香港足球之福。

布朗本業是化驗師、藥劑師,他於1863110日在英國出生,來港前當英國藥學會 (Pharmaceutical Society) 實驗室助教 (lab demonstrator)30歳那年 (1893) 曾獲頒化學獎[A10] 

他於同年來到香港,8月出任位於西營盤的國家醫院 (Government Civil Hospital,實際上的中央醫院) 助理藥劑師兼助理化驗師 (Assistant Apothecary and Analyst)[A11] 。他的工作除了為醫院病人開藥之外,還要化驗食物和食水,包括井水和水塘中的水是否適合飲用。

翌年 (1894) 5月,香港爆發鼠疫,5個月內錄得2,500人死亡,未有紀錄的死亡個案更是不計其數,是香港至今最嚴重的瘟疫。之後鼠疫年年發生,成為風土病,1899年及1901年疫情特別嚴重,至1926年才消失。

布朗協助他的上司 ─ 政府藥劑師兼化驗師 (Apocathery and Analyst, Government Civil Hospital) W Edward Crow ─ 應付疫情,除了為鼠疫病人開藥外,還要安排為疫區 (西環) 樓宇消毒。他後來還加入滅鼠委員會,在西環滅[A12] 

他於1896年下半年起至18988月中署任藥劑師兼化驗[A13]  (他上司似乎休病假)。他幫殖民地政府應付這場大瘟疫,獲得社會團體及潔淨局 (市政局前身) 致函鳴謝,更獲頒獎[A14] 190012月他正式成為政府藥劑師兼化驗[A15] 

除對付瘟疫外,布朗還在任內開創了幾項新措施,例如向公眾提供政府化驗所的收費服務,以及簽發礦石分析證書,這種證書獲得世界公認,為港府庫房帶來可觀收[A16] 

布朗於1915年以健康為由宣告退休,返回祖家[A17] 








 [A1]史多利是男性服裝公司William Powell的僱員。


 [A2]Hong Kong Daily Press, 1909-01-30


 [A3]Along the Sports Road, p 37.


 [A4]Hong Kong Daily Press, 1909-01-30


 [A5]同上。


 [S6]同上。


 [A7]《香港足球總會90週年紀念特刊》第29頁稱香港足球總會最初稱為『腳球會』。但韋基舜在《吾土吾情》中指他從未聽過,其他有關足總成立的記載似乎也没有提及


 [S8]Hong Kong Daily Press, 1909-04-08


 [S9]見《吾土吾情II》第88頁。


 [A10]Who’s Who in the Far East (Juke) 1906-7.


 [A11]Hong Kong Daily Press, 1893-08-21.


 [A12](1) The Colonial Surgeon’s Report for 1894Government Civil Hospital, 1895-04-29. (2) Report on the Epidemic of Bubonic Plague in Hong Kong in the Year 1898, in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Gazette, 24th December 1898. (3) Supplement to the Hongkong Government Gazette 1900.


 [A14]Who’s Who in the Far East (Juke), 1906-7.


 [A16]香港定例局1916629會議紀錄。